最後來小談一下顧二。

其實把顧二的部分掛在這個標題下不太妥當,因為我沒有把顧二跟兩個男配作比較的意思。

前文分析兩個男配,是從明蘭的立場去看她在體制內如何辨別挑選對手,像職場上勞方與資方的周旋,那是跟現實世道交手的演示。

可是顧二卻是一個方方面面設計好來搭配女主的理念型人物,他跟男配從一開始就被設計成不同的用途,三人相比不公平。

明蘭選顧二是不是自打嘴巴?

我的理解是,不是顧二符合她先前開出的條件,而是明蘭在那個逼上梁山的轉折點,放棄了她本來的立身之道。

因為自己籌碼少,所以很嚴格地為自己規劃節能省電模式的婚姻,但後來發現節能省電模式是自己一廂情願的幻想,所以改為冒險進取去拿更多生存籌碼的道。

所以她在顧家遭遇的那些經歷,我覺得這就是小說女主選擇歷險必須的承擔。而顧二對明蘭雖有保護不周之處(如果「保護很周」就沒有劇情起伏了),但他對明蘭的全力信任相挺,確實也成為明蘭發揮才幹的最強資本。

 

缺愛所以輕信的中二病

如果說顧二也有畫皮,那他的畫皮是,撕下那層霸道總裁的外裝,他是一個需要被女人拿捏的人XD

大概是因為有家跟沒家一樣,顧二會在跟女人的感情上尋求歸屬,從最初偷懷孕的丫頭開始,只要鶯鶯燕燕中出現一個他判斷值得喜歡的人,他交託情感與信任的過程簡單到不可思議。

(他不過聽說嫣然個性好,就相信她是賢妻,如果當年的嫣然是有手段的人,滿面溫婉應承下來好好演戲, 那與曼娘一定是各有擅場有得鬥)

相較於齊衡與賀弘文,這種情感需求其實是最孩子氣的。

就是有這種純真軟弱的部分,才會有前期對曼娘的深信不疑跟後期種種「不至於如此吧」的設想。

這個拎不清的弱點很煩,可同時也是一道人性的保險鎖,因為跟他相處的女子不用擔心,未來感情不再的時候,對方會對妳惡之欲其死;或者因為期待破滅了,就什麼事都死命把妳往壞裡想。(註1)(註2

 

對愛的仰望姿態

作為一個需要被女人拿捏來獲得歸屬感的人,我覺得顧二是那種會暗怕自己喜歡的女人的類型。

讀者可以看到,顧二跟前兩個男角不一樣,從新婚開始就小心翼翼觀察明蘭是不是開心、狀態好不好(因為他看破明蘭的偽裝性,害怕明蘭心裡其實鄙棄他,所以他必須一再確認兩人之間有感情連結,而不是明蘭只要發揮好理家宅鬥功能就沒事)

內心OS還不覺得自己多依賴明蘭的時候,就已經把明蘭黏在心頭肉的位置,幾乎是樂其所樂、苦其所苦,拼命想著怎麼樣讓妻子開心,氣惱妻子沒那麼愛自己(元寶跟小紅不會懷疑妻子不愛自己的),這些都是缺愛的症頭。

所以,相較於書中其他男子,顧二對女性伴侶(無論是妻是妾是真愛)會有更多同理心,會在允許的範圍內主動去滿足對方的立場,會作得比「達標」更多一些。

也因此,我覺得顧二怕曼娘,拿曼娘沒辦法,不是真的拼不過曼娘的手段,而是一種對自己喜歡(怕)過的人的永恆氣怯,算是一種心理上的烙印XDD

倒也不是說顧二多麼深愛曼娘,喜歡、軟弱、跟自私的劣根性是可以並存於人心中的。顧二從一開始就冷眼秤過了曼娘的價值,不可能娶她為妻。

我相信顧二曾經很喜歡曼娘,但那是對妾室能給的最多最滿的喜歡,在妾室可以發作的範圍內會被箝制(比如容許生子,但絕不會在娶妻前讓她入門);可如果曼娘試圖要越線,換來的就是顧二斧底抽薪的離心。

 

夢幻的言情小說模式

明蘭做為小說女主角獲得的最夢幻的待遇是,顧二被曼娘騙到家破人亡失去一切,對一般女人的信任之門已經關閉了。

(追求簡單的明蘭找到顧二這個火坑是從糟粕中淘金、被騙怕的顧二找到明蘭這個「騙子」何嘗不是從最低的谷底開始慢慢搭橋。

他們的結合就是「莫非定律」的驗證,對彼此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矯飾雲煙、只有醜陋真實。除了利益權衡之外,我覺得對於被畫皮騙怕的人來說,「能看到對方的真實面貌」會是很有力的心理動機,雙方都是。)

然後作者大筆一揮給顧二父子添了一個情種設定,這種感情是一種不顧世俗觀點沒有理性的迷戀,是在關鍵時刻無比好用的「心一軟」金牌,只會對一個獨特的個體發作。

顧二的金牌給了明蘭,明蘭只要不像其他「真愛」那樣出岔子,不用刻意作什麼,好感度就會自動「噌噌」上漲,為她換來一重又一重偏袒憐惜之情。

明蘭看顧二,是在世情小說頻道,她眼中的新婚丈夫種種,是一個強勢介入自己生活、需要自己去遷就適應的大型異物;

顧二看明蘭,卻是言情小說頻道,只是明蘭不知道(讀者也是要看下去才會知道)。就算對明蘭索愛不成而氣惱,還不等明蘭蹭破一塊皮就搶先心一軟摸摸鼻子後退妥協了。(註3

我覺得明蘭獲得的待遇真的是很蘇的了,浪子實為馬子狗體質,一個看起來糾纏不清有餘情危機的前女友被寫成G縣廚(參見Marvel版),真的沒什麼好挑了。

 

1

平心而論,小紅在看破曹表妹之後依然好好養著她,也是他的厚道(然後輕信曼娘時期的顧二,也比小紅更糟心)。只是,就像小紅言行藏私不代表就是惡人,有這個厚道也不代表「看吧他是君子只是家窮倒楣被勢利眼拋棄」,書中論人本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

人都會有為難的弱點,但看你如何處理情理分際。

我覺得,在曼娘最後一層皮揭開來之前,對於一個心術不正愛挑撥的婦人來說,顧二那種養著但完全隔絕的作法幾乎可說是守著人性底線的最佳解了。

即使小秦氏等人趁顧二不在的時候把曼娘挖出來鬧,可是因為顧二前面明確的態度與作風,讀者心裡對事件的走向是有信心的,能大概推測明蘭可以放置play、顧二會更清楚隔絕,而不用害怕投鼠忌器、在丈夫心中黑掉的問題。

就明蘭整個婚後生活來說,曼娘鬧事大多算是乍然出現的短期危機,而不是日日相對逼人生癌那種(不到最後,所有人都猜不到那種超展開啊)。當然這種事還是糟心,但女主就是選了一個一堆黑料、現在正在補破網的對象結盟,在這種情況下求百分百舒心愜意我覺得太不實際了。

 

2

從顧二的感情處理、到顧二聽從明蘭建議依循世道曲線復仇的情節,我覺得是帶出了作者最終的雙面辯證:人跟倫理道德的關係。

顧二從失敗中走出,他自己殺死了那個天真躁進的少年顧二人格,努力重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自我,這裡面也包括了跟外界和諧相處的期許。

知否全書都在呈現「禮教吃人」沒錯,可是這不代表禮教全然就是垃圾,它內核的精神,同時也是社會依據人性慢慢發展而出的行為建議。

就外在社會來說,當禮教約束了顧二的言行,留出了情分餘裕(即使只是作秀),旁人(如皇帝)就不會怕他忌憚他,可以獲得人生在世必要的社會支持。

就內在人格來說,顧二在妖魔橫行的世道上闖蕩,也必須行妖魔事相抗。這條線就是透過外在行為的強制規範,去遏止個人心中的惡性,不會墮入魔道與之同流合污(明蘭的歷程亦同,所以曼娘與康姨媽都不能殺)。

明蘭與顧二的憋屈忍耐不是迂腐,而是為了提升從內到外的自我滿意度。當文中眾角色從無盡的壓抑起頭,從規矩中找到餘裕,讓心氣漸漸復甦(那怕只有一點點),我覺得這是本書後半最動人的論述。

 

3

顧二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對象?

我的想法是,作為言情小說男主角,他或許不足;作為世情小說男主角,他卻太夢幻了。

對知否婚後的言情線,情感上我喜聞樂見,因為我想看主角快樂;可是在寫作上,我覺得這部份有瑕疵。

綜合註2說的心氣追求,在看完全書後,我覺得作者是想要藉著這個故事討論:

女性在明清背景的社會如何生存,而這種生存能否兼顧善德。

 

這個故事的發展曲線是:

前半呈現人性被現實碾壓磨滅至一片灰暗;

中途明蘭放棄壓抑守成的生存信念,轉成積極掠取冒險,這是她掙脫「世道馴服」的開始;

因為這種追求精神的轉向,在劇情的後半,包括明蘭跟其他正面配角點滴掙來了生存空間,看似被現實全面打死的浪漫精神逐漸復甦。

這個浪漫精神不是指愛情,而是那種敢於相信世間有公理可依靠、敢於將情感交托給身邊親友的那種正面信仰。沒有這種精神,人不會活得好。(我覺得《知否》最難受的就是前半那種人跟世道完全都不可依憑的混沌窒息感)

 

這個立題非常美好,我很喜歡心性復甦的這個點,但是在階段轉換上,作者的銜接工夫確實作得不夠妥善。

《知否》前半與後半的描寫筆鋒,其實有模糊的偏移。

前半從世情小說的角度,一一戳破各種人情假象、婚姻迷思,務求呈現世道的混沌不明以及人物壓抑的苟延殘喘。

可到了劇情後半,為了成就光明主題,又漸漸導入了言情小說的情調來成全主角想要的心平美滿,而不是讓主角利用前半書建立的條件克服困境——

換言之,不是人定勝天,而是作者偷偷把天換成了相對光明的版本。如長柏的極端省話、小桃的婚嫁、沈國舅家張氏的結局、華蘭與丈夫的中年熱戀……等,都是偏喜劇風的鋪墊。

(我知道作者很早就放了靜安皇后與琉璃夫人的伏筆來暗示男女真情的存在,可是與主題間應有的敷演不足,那就不是草蛇灰線,而是單純的認知斷層)

我記得婚後明蘭跟盛祖母都各自跟別人說過,嫁入顧家多糟心,妾室庶子現成放在那裡一大攤之類的。可是實際上就像前文說的,明蘭在府內的位置超然如雲上,庶子女二妾室沒人能搆得到她。

所以讀到這部份的時候,我很強烈地覺得那是作者心虛的掩飾之筆(再次強調這是我個人感覺),因為你前面拉了一個世情小說的框架來陳列困境,可是女主最後在享受言情小說的待遇,所以要趕快說一點「沒有啦她也很苦啊」來遮掩。

顧二被包裝成一個世情小說的不盡人意的糟心男主,(像是「為了宅鬥娶明蘭」、「沒有關心則亂」等設定),可是他真的都在做言情小說男主的事。

(我覺得,就書中描寫的世界,包含標竿長柏在內的所有男人都是把自己內心的道放在第一,而男主在方方面面付出後,被妻子指責「你對我沒有關心則亂」「也不是真愛」,竟然會真心羞愧退讓,這種纖細的良心是非常蘇的存在)

 

再拉回解套的問題。

混合世情與言情兩種類型的作法也是很棒的(這也是我最喜歡看的類型),可是應當在全書一開始就設定好規則,慢慢鋪展各種情節條件。

前半殘酷後半蘇,會讓人物的努力邁向虛化,也顯得作者對自己造就的難題怯戰遁逃。

尤其到正文最後一章,顧二對明蘭說要帶她去山高水遠的四川離開這吃人的京城,二人永遠在一起。我讀的感覺就是,作者自己也受不了筆下的世道,最後整個放棄,逃到言情小說的理想烏托邦裡去了。

但話又說回來,對照本書的創作背景,我覺得這個問題瑕不掩瑜。

首先這是一部連載小說,很多想法本來就是在寫作的過程中一一成形;其次這是一部開創類型的作品,橫空出世,無中生有本就是最困難的。

所以,我覺得作品有瑕疵也很好,因為就創作者的生涯來說,這也是一個創業維艱、篳路藍縷的印記。我自己不會再重看這本書(實在太灰暗了),但不後悔來看這部知名的大作。

 

------------------------

薇拉碎碎念:

如果各位真的看完了這麼長的文章來到這裡,那最後我們兼談一下明蘭。

如何評價盛明蘭?

我的角度是,盛明蘭的內核是姚依依,一個工作數年、在城市與鄉村完整歷練過一圈的法院書記。這是什麼概念呢?這叫積年老吏、這叫刑名師爺。

所以,我眼中的盛明蘭,是一個很漂亮的殼,裡面裝公孫白石的靈魂(顧二牆角嘔吐中)。

公孫白石是不是善碴?

不是,這樣的人物必有油滑自保、刁鑽無情的一面。滿多網友都提到明蘭有些想法很刻薄,是真的,那就是公孫白石跟同僚喝酒吃花生講京城八卦時會講出來的話。

公孫白石能不能分到「好人」這一邊?

可以,他不會作傷天害理之事,遇到力所能及又值得幫扶的對象會去實行心中的善意。

公孫白石代表污濁無情的黑暗嗎?

不是,我覺得那樣的靈魂是,被世道磨得一身皮像癩蝦蟆般疲倦滄桑之餘,心中仍艱難地保有對善的信念,那就叫赤子之心。所以顧二跟明蘭話說開之後會相對抱頭痛哭,那是他們心中被世道欺壓的內在小孩的委屈。

所以盛明蘭是一個假的紅粉骷髏嗎?

不是。就像顧二殺死了原本那個既純又蠢的少年人格建立起新的人格,「盛明蘭」的一切最初都只是生存所需的面具,可是隨著女主在古代的日子越久,「姚依依」的稜角也會漸漸磨損淡去,跟「盛明蘭」結合成一個新我,她對人的好是有真心的。

喜不喜歡這樣的盛明蘭全看各人,我不會欽佩她或仰慕她,但我大部分時候願意支持她,大概是這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紅薇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