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_3XuXIRqsH2jPTY25

艾瑞‧艾斯特的第二部作品《仲夏魘》,承襲處女作《宿怨》對傳統二元對立觀念的拆解,為「瘋婆恐怖」類型再次提供了別樣新貌。

(參見前文瘋偶之家:《宿怨/遺傳厄運》 http://littlecharm.pixnet.net/blog/post/211958103 )

本片的主角丹妮,同樣是一個承受原生家庭陰影的精神疾患者。她多年來承受家中精神異常的妹妹的情緒暴力,自身亦罹患了恐慌症與憂鬱症。

在進入本片的恐怖主題——所謂「文明」與「異端」的對照——之前,電影從開篇便拉出了全片的主脈絡,即丹妮與男友、或說丹妮與外界/他者作為對立的兩方,在不同的事件裡隨時變換角色立場的對照。

 

受害者與加害者的切換

在片頭丹妮的家庭悲劇中,觀眾首先看到丹妮是一個被精神異常的妹妹情緒虐待的「正常人」,而後丹妮與男友克里斯汀安的電話進一步揭露,丹妮自己也是精神疾患者;

稍後,男友克里斯汀安與哥們的談天又透露了,丹妮在與克里斯汀安的關係裡複製了原生家庭「異常者」虐待「正常者」的相處模式,只是這一回,丹妮扮演的是那個需要人包容承擔的「異常者」角色。

在那場改變原有人生的異教探險開始之前,丹妮與克里斯汀安作為對立的兩方,有著各自的需求與立場,卻又同時被文明社會的道德期許綑綁得動彈不得。

丹妮在恐慌中仍努力壓抑自己的情緒,盡量減少男友的負擔,可她心中希冀的「公理」其實是電話中閨蜜代她說出口的「他本來就應該陪伴你度過難關,這就是他的責任」;

克里斯汀安在情感已淡的狀況下猶疑著不想當那個「大難臨頭各自飛」的負心漢,但他心中希冀的「公理」也還是朋友仗義直言的「疾病應該交給醫生處理,不應該全部丟給你,這是情感的虐待」。

 

僵局:探險的動機

因為誰也不想當社會定義的渣滓,所以已經離心的二人只能壓抑著內心的私欲、勉力遵守文明的道德,兩邊辛苦、滿目瘡痍。

丹妮明面上有男友相伴,卻必須偷偷躲到無人角落消化自身痛苦的處境何其諷刺何其孤獨;可是克里斯汀安作為丹妮投注依賴的對象,在雪夜中無力地走向丹妮住處,猶如犧牲踏上祭壇,孤身直面承受丹妮那瀑布般強烈情緒暴擊的處境也同樣恐怖。

這樣無解的對峙僵局,就是本片恐怖故事依存的脈絡。

丹妮與克里斯汀安自我需求與外在道德的對立、以及文明社會準則無法處理二人痛苦的失敗,已預先拋出了對「現有規則有用否?」的質疑,也成為二人渴望衝破僵錮,乃至於日後逐步接受異端文化的最大內在動機。

 

玻璃隔開的人我之分

因憂鬱症而自殺的美國女詩人希薇亞‧普拉斯,其半自傳小說《瓶中美人》摹畫了憂鬱症患者彷彿被玻璃罩隔絕在正常世界之外的疏離之苦;而《仲夏魘》同樣也使用了鏡子的意象,將前述人我各自為己的立場切割開來。

喪親後極端依賴克里斯汀安的丹妮,在公開聚會中意外得知克里斯汀安準備瞞著自己出外旅行,當她回到住處準備質詢克里斯汀安時,鏡頭上丹妮並未與克里斯汀安同框,而是與鏡子裡克里斯汀安的投影往來對話,此時的他們分處於對立的兩端,直到克里斯汀安屈服於丹妮示弱求情的情緒勒索、坐到了丹妮的身邊,提出對丹妮有利的提議(邀請同行),二人才匯合到同一邊。

仲夏017

(丹妮回到家,準備質詢克里斯汀安。此時鏡框中的影像是,克里斯汀安背後彷彿有女鬼在獵捕他。)

仲夏2

(克里斯汀安在委屈可憐的氣氛中屈服,放棄原先的立場走向丹妮,牆上的畫作清楚揭示丹妮的狀態:地獄泥沼裡的女人拼命想拉住什麼。 同時,此處的光線亦與《宿怨》相同:丹妮與畫像都在光明之外。

同樣的手法接著出現在下一景克里斯汀安哥們的家中。當克里斯汀安從原先融洽的談天中起身,其鏡子裡的倒影向哥們宣布他邀請了丹妮一同旅行,他的立場便瞬間與哥們切割開來,站在了哥們討厭的丹妮那一邊。隨後丹妮進門,克里斯汀安與丹妮二人一起站在鏡像中承接其他哥們視線的畫面更強化了這種異己感。

而在其他人因心中不喜、刻意找藉口離開現場的時候,唯一對丹妮表露善意的皮爾趁機喚丹妮坐到他的身邊來看照片,這也是皮爾相中孑然一身的丹妮、準備拉攏她到自己陣營的象徵。

 

各為己利的遊戲規則

這種「同伴」與「異己」立場的隨時接換,並不以道德上的對錯為依據,而是以個體自我的舒適與利益為優先。當對方提出了於己有利的言論,他便是同伴,反之則否。

當克里斯汀安可能離開丹妮的時候,他是玻璃那一端的他者;當他提出有利丹妮的邀請,才回歸為丹妮的自己人。除了丹妮之外,這一趟北歐之旅的其他成員也同樣以利益為準則不斷變換著立場。

原本看似有幾分敦厚善良的克里斯汀安,為了自己的論文危機,抄襲了喬許的點子還自稱正當,其後遇到危機亦馬上切割撇清自身,展現了勢利卑鄙的一面;

成員中分分鐘流露「文明」優越感、毫不掩飾對「蠻荒」之輕蔑的馬克,毫無歉意地在公社的祖靈聖地撒尿,完全無有「文明」所要求的尊重與同理;

看似鑽研學術、受現代文明訓練最深的喬許,為了自己的論文毫不猶豫地去偷竊小村裡的神聖經典。

主角一行人頻繁的角色變換,顯示了他們原先依榜的文明教養、立場、堅持都宛如不存在的虛擬標籤,隨時會消散。

小村的所謂「洗腦」並沒有那麼厲害,早在異教文化侵蝕之前,他們就為著自身的私欲而不斷打破立場,自己棄守了原先的立足之地,而後一步步為利所驅,遭到對手的分化削弱、最終全面潰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紅薇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